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税收法定原则的进一步落实,在我国现代化财政制度不断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税务部门与涉税各方将共同发挥力量,协同共治、依法治税。这为从事税收领域的中介机构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就有志于从事税法领域的律师而言,存在着财务知识欠缺、无案源、无团队等多种困惑,如何跨越重重障碍进入律师行业的蓝海领域,成为一名专业的税务律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学习财务--心理恐慌区
涉税法律服务是律师行业中专业性最强的领域之一,除了需要掌握税收相关法律规定外,还需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才能够在处理诸如企业业并购重组税务规划、企业税务健康检查、企业税收优惠申请等业务时,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切合企业实际的专项报告或方案。财务专业知识的门槛将许多有意踏入税务领域的律师挡在了门外,其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财务知识有多高深,而是许多律师不愿走出原有业务的舒适区,视财务如见猛虎一般恐慌,一触即停。
(二)小众市场--客户需引导
涉税法律服务并没有像民商事诉讼那样普遍和广泛,加之税务机关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了强势地位,进一步导致了原本就不多的涉税争议的减少。相比较而言,涉税法律服务的现有需求并不旺盛,尤其是非一线城市,很多潜在的客户并不知情律师可以提供税务相关服务,往往更倾向寻求会计师,有些客户甚至不清楚自身的涉税法律服务需求,这就需要税务律师进一步的引导和挖掘。即使如此,涉税法律服务对象多为中高端客户,涉税法律服务仍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三)发展初期--经验靠创造
缺少案源与经验不仅仅是税务律师发展初期面临的困境,也是传统律师发展的必经过程,传统业务因其已经积累了大量系统成熟的经验,可以依靠老律师传帮带解决案源与经验的难题。但目前涉税法律服务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从事税务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较少,尤其二三线城市,涉税领域业务整体经验不足,暂时无法复制传统业务传帮带的模式。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利用,早期从事税务领域的律师摸着石头过河,需花大量精力和时间扑在创造经验上,这给税务律师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律师从事涉税法律服务的种种障碍也代表了律师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志于从事税务领域的律师应当坚定信念克服阻碍,顺应国家财税改革发展之势,永立潮头砥砺前行。
(一)持续学习,紧跟政策。
持续学习是律师保持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税务师考试能够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涉税领域的法律及财务知识,具体实务中还应当及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最新政策文件,对未来业务发展方向起有效指引作用。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也可掌握税务领域最新动态,例如,参加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知识层面可以掌握最前沿、最及时的税收政策,在社会贡献方面,税务律师能够为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发挥一已之力。事实上,学习的最好方式为输出,撰写著作或发表论文、举办专题讲座等都是十分有效的知识输出方式,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律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举多得。
(二)融入团体,形成合力。
律师是个独立性比较强的行业,主要体现在诉讼业务领域。在涉税法律服务中团队协作作用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律师业务各有所长下的专业互补性,另一方面是发展前期团队拼搏的胜算更大些。即使在本所中找不到一个财税相关的团队,可以跨越所与所之间的界限,寻求同一城市的税务律师组成团体,在知识与业务两个层面上形成合力。另外,二三线城市的律师协会很少设置财税法业务委员会,经过整个城市税务律师的合力作用,可以促进当地律协组建财税法专业委员会,以求在当地形成更加稳定的专业团队。
(三)转变观念,创造价值。
谈到律师的价值和作用时,答案最多的是法律风险的防范。但是税务律师为客户提供的涉税法律服务除了税务风险的防范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比如说,为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企业重组方案、为高净值个人进行财富管理等,这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税务律师将自身提供法律服务的价值从传统的法律风险防范转变为为客户创造价值时,增添了许多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也会促进律师提升涉税法律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税务律师的发展道路艰辛,有律师队伍难以跨越的财务门槛,二三线城市律师没有现成的涉税法律服务经验和团队,客户需求还有待开发。但这些困难体现了税务法律服务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的特征,随着我国“互联网+税务”、个人收入与财产信息互联互通等一系列现代化财政制度的举措,税务律师将借财税体制改革之风,行税务律师扬帆之船。
徐伟:北京大成(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财税法及资本市场。为多家企业提供税务检查、税务规划与咨询等相关涉税法律服务。